• 您好,欢迎访问友乾官方网站!
  •   全国服务热线:18673101398 (长沙总校)   18673101398(加盟热线)
  • 【知识科普】0~24月龄婴幼儿家长须知的喂养知识

  • 时间:2025-07-30 15:47:47 来源: 长沙友乾母婴培训学校 浏览: 4次
图片

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知识

图片

图片

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婴儿出生后的最佳喂养方式。婴儿出生后不要喂母乳以外的食物,应坚持纯母乳喂养至婴儿满6月龄。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只要母婴不分开,就不要用奶瓶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在婴儿满6月龄前添加母乳之外其他食物的,应咨询医务人员后谨慎做出决定。配偶和家庭成员应支持和鼓励母乳喂养。

2.生后1小时内开奶,重视尽早吸吮。

分娩后母婴即刻开始不间断地肌肤接触,观察新生儿觅食表现,帮助开始母乳喂养,特别是让婴儿吸吮乳头和乳晕,刺激母乳分泌。出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婴儿吸吮前不需要过分擦拭或消毒乳房,通过精神鼓励、专业指导、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等辅助开奶。

3.回应式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及时识别婴儿饥饿及饱腹信号,并尽快做出喂养回应。哭闹是婴儿表达饥饿信号的最后表现,按需喂养,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但生后最初阶段可能会在10次以上。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

4.适当补充维生素D,母乳喂养无需补钙。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10ug,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出生后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

5.任何动摇母乳喂养的想法和举动,都必须咨询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并由他们帮助做出决定。

绝大多数母亲都能纯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母乳喂养遇到困难时,需要医生和专业人员的支持,母亲不要放弃纯母乳喂养,除非医生针对母婴任何一方原因明确提出不宜母乳喂养的建议。相对于纯母乳喂养,给6月龄内婴儿喂养任何其他食物,对婴儿健康都会有不利影响。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母乳喂养失败后的无奈选择,或母乳不足时对母乳的补充。不要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和普通儿童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6月龄内婴儿。

6.定期监测婴儿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6月龄内婴儿每月测量一次身长、体重和头围,病后恢复期可适当增加测量次数;选用国家卫生标准《5岁以下儿童生长状况判定》(WS/T 423-2013)判断生长状况;出生体重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不宜追求参考值上限。

图片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知识

图片
图片

1.继续母乳喂养,满6个月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

宝宝满6个月后,母乳已经不能为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比如铁。母乳中铁含量比较低,婴儿满6月龄时体内的储存铁要消耗完了,若不能及时摄入富含铁的饮食,就容易出现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此外,添加辅食还能促进宝宝的精细运动和认知发育。但添加辅食不能替代奶,母乳喂养继续至宝宝满2岁,如各种原因需要断母乳的,也应该选用母乳替代品继续喂奶。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都建议:宝宝的第一个辅食应该是富含铁的动物性食物,比如瘦肉泥、蛋黄、肝泥或强化铁的婴儿谷粉。

2.及时引入多样化食物,重视动物性食物的添加。

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确保宝宝对新食物耐受良好,从少量开始,观察3~5天,适应新食物之后再添加另外一种新食物。6~11月龄的宝宝对不同质地食物接受度最高,开始添加辅食后,辅食的厚度、硬度应该逐渐增加。7月龄吃泥糊状食物,8月龄可以吃半颗粒状食物,10月龄后辅食可以转变为稍硬的食物,比如软米饭,1岁后就可以跟家人一起吃家庭食物了,但食物的制作应照顾宝宝的需要。从最初的每天一餐,尝试为主,逐渐过渡到每天两餐,再到三餐。

3.尽量少加盐糖,油脂适当,保持食物原味。

家长应从小培养宝宝清淡的口味。膳食指南明确,1岁内宝宝辅食中不添加盐、糖及调味品,但宝宝的辅食中应该有油,2岁内宝宝生长发育迅速,对脂肪的需要量大,7~12月龄宝宝40%的能量来自脂肪,13~24月龄35%的能量来自脂肪。除了提供能量,脂肪还具有润肠通便的效果。1岁后,宝宝应该逐渐与家人一起进餐,食物保持清淡口味。

4.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回应式喂养主要是根据宝宝的需要进行喂养,做到“宝宝饿了及时喂”和“宝宝饱了及时停喂”。宝宝自己进食不仅增加进餐兴趣,也可促进精细动作的发育。从小培养良好进餐的习惯,不看电视,不玩玩具,进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

5.注意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宝宝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所以选择食材要新鲜,制作过程中要生熟分开。饭前洗手可以减少病原体摄入的机会。宝宝进食时要有成人看护,宝宝进食时不要逗引,玩耍。

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体重、身高、头围等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最好指标,应该定期监测。平稳生长是婴幼儿最佳的生长模式,比如宝宝的身高/体重一直处于相同的百分位。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特点,不应该追求上限,也不一定要追求平均水平。

来源: 中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网、中国妇幼健康


  • 抢先预定 专享现金红包!